最佳答案盂兰盆经全文 第一段:开头与前半部分 昔死者,称至精舍受记。既受记已,取一白衣。以为常服。其有子者,取一衲衣。以为常服。其无子者,取二衲衣。自负其一,余与人分其二。自作分衣曰...
盂兰盆经全文
第一段:开头与前半部分
昔死者,称至精舍受记。既受记已,取一白衣。以为常服。其有子者,取一衲衣。以为常服。其无子者,取二衲衣。自负其一,余与人分其二。自作分衣曰:我有二子,此一衲归我在彼,一衲留此子。他人分之亦爾。是故衲衣常二衲,白衣常一袷。以是义故,佛教余下,令不复用金玉为供养,用三衣一钵。
第二段:后半部分
云何为三衣一钵?衲衣、袈裟、禁脔。其一衲,求三衲。其一钵,求七钵。克已而行,缘地而设,以处众僧。所以者何?例得饮食,非以饮食为要,以处地为要。是故,求法好受一缛衣无有常处,求衣行持常以护法身。若无衲子,比丘自发心行持一衲,以此持戒者常为众中上首。以袈裟为救急衣,所以制比丘僧,求者求之,得者得之,与住持处共分其一。以禁脔为遮肉汁,所以贤智近正,去众合俗。求者求之,得者得之,与住持处分其一。三衣一钵,人天希有,而可得也。
第三段:结尾
今善男子,若能持此相应义利欲,具足三衣一钵,庄严具足,何求于外。如来以是为具足比丘之定义。何以故?比丘应以一袷袈裟,三衲一钵为具足。如来所谓具足,未曾言过于此。今汝等比丘具足三衣一钵已,於汝法身常护持之,犹如形影不离,如来圣身随汝时时共现。以是因缘,於汝命终有二果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/及图片/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/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3237157959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下一篇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