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佳答案中秋节传说——十则故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中秋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,也是一个充满神秘传说的日子。今天,我们将带您走进中秋节的神秘世界,为您讲述十则中秋传说。 传说一:嫦娥...
中秋节传说——十则故事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中秋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,也是一个充满神秘传说的日子。今天,我们将带您走进中秋节的神秘世界,为您讲述十则中秋传说。
传说一:嫦娥奔月
相传,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位名叫后羿的英雄,他曾经用神弓射下了九个太阳,拯救了人类。但他的行为惹怒了王母娘娘,后羿只好与他美丽的妻子嫦娥一起逃亡。最终,嫦娥为了保护神药不被后羿偷走而吞下了神药,飞升到了月亮上。从此,人们把嫦娥称为月神。
传说二:吴刚伐桂
还是在古代传说中,有一个叫吴刚的人,他因为犯错而被贬到了月亮上。在月亮上,他看到了一棵无法砍倒的桂树,每当他砍下一段桂木,桂树就会长出新的枝条,一直生长到今天。于是,人们称中秋节为“赏月”和“吃月饼”,也是为了纪念吴刚伐桂这个传说。
传说三:嫦娥填海
还有一个关于嫦娥的传说,她在月亮上最初独自一人,感到孤独,于是乎便向王母娘娘请求再让她到人间度过一段时间。在人间,她听到有人在鱼肚里打雷,就赶紧去看。原来是龙王的大鲸鱼把缺口扩大了,怎么也填不上了。嫦娥拿出月亮中的大银盘,上面装满了蟾蜍、蟋蟀等小动物,倒了过去,从此洪水退去,龙王感激不已,于是嫦娥就在这里常常穿梭人间和月宫之间,捉弄人间的小孩和怪兽。
传说四:月宫宴
传说中,嫦娥在月亮上主持了一次盛大的宴会,宾客之中还有天上神仙,让人们的口水都掉到了地上。当然啦,这场宴会上的美味佳肴是不会让人类品尝到的。可是,月饼的味道却让人爱不释口。因此,满天星辰下的“月宫宴”逐渐成为中秋节的重要节目。
传说五:桂花香
中秋节的传统美食当属月饼,而月饼中最特别的就是它的馅料——豆沙、蛋黄、枣泥、绿豆等等,口感丰富。但由于各种口味个人喜好不同,所以造就了丰富多样的月饼馅料。当然,桂花馅也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口味之一。相传月宫每年的中秋之夜,都会派遣仙女在大地上收集桂花,以此带给人间四季如春的甜美香气。
传说六:团圆月
相信很多人都会说,“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”。而在中秋传说中,也有跟团圆有关的故事。古时候,有一对相爱的夫妻因为种种原因被迫分离,只能在中秋之夜默默地思念对方。每年中秋之夜,他们都会在月亮下相会一次。所以,月亮也被称为“相会月”或“团圆月”,传承着中秋最深刻的意义。
传说七:兔子领舞
与西方不同,中国的月亮不仅仅是甜美的月光,更多的是千奇百怪的传说和神话。如今,最为通俗的传说是月亮上有一个兔子宫殿,兔子会在愉快的音乐声中领舞,奔跑在月亮上留下裸眼可见的脚印。人们将这个形态像兔子的阴影,拼凑成了玉兔的传说。
传说八:香包闹鬼
中秋赏月的同时,多数人会把香包绔到门上,这种行为起到消除瘟疫以及辟邪的功效,相信这个传统习俗的意义更深远,而香包更是有着一段鬼怪传说。相传中秋之夜,阴间的恶鬼会来捣乱,人们就在香包内放一些糯米、草莓、刺儿芥等,使其吃了后腹泻、流涕,就能远离鬼怪的侵扰了。
传说九:士兵煎饼
在遥远的年代里,中秋节也是征战沙场的战士们渴望团圆的节日。有一次,一位无法回家的士兵在战地上捡到了一个饼盒和一些面粉,于是便在炊事班里煎了些小麦饼送给了战友,战友吃后都惊喜地问他从哪里弄来的饼盒。他只好讲了解救了自己的土地神将,土地神将才为他送来了饼盒和面粉。从此,中秋节将小麦饼变成了一道特别重要的节庆食品。
传说十:桂皮花烛
中秋节,除了赏月、吃月饼,点香烛也是民间重要的传统纪念活动。古时在户外燃烛,点灯风火簇,防止外敌入侵,入夜后都用桂子皮缠灯柱,没有火烟,人们直接看灯而不会火烧眉毛。桂皮之所以能起到消烟降火的作用,就是因为其香气。还有一说是桂花烛要用蜜糖和桂花混合而成,相信各位观赏者都能想象到那浓郁的桂花香味混着烛光,是何等的美妙。
中秋节的传说总是引人入胜,在神秘感中体会浪漫与温馨,也因此成为了中秋节不可或缺的文化活动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无论身处何处,我们都可以通过共同的传统文化,相互牵想、听取情感真谛,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