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佳答案寺院风云:常建与题破山寺后禅院 禅宗思想的传承 常建(668~760),唐代著名的禅师、文学家,是中国禅宗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。其著作《禅门颂》、《菩萨戒经》等,功成名就。他一生过问...
寺院风云:常建与题破山寺后禅院
禅宗思想的传承
常建(668~760),唐代著名的禅师、文学家,是中国禅宗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。其著作《禅门颂》、《菩萨戒经》等,功成名就。他一生过问佛学,更致力于宣扬禅宗理念。常建进入坡里寺研习佛法后,历时九年,在一次课堂上面对待解的佛经思维难点,他尝试静坐沉思,开创了“坐禅”的方法,在“念佛三昧”中取得了非凡的体验。在他的倡导下,坐禅逐渐被禅宗吸收,并成为历代禅师通行的修行方法之一。
振兴门庭
除了在佛学理论方面的卓越才华,常建还被视为一位有远见的管理者。他于颖上寺、草庵寺等寺院担当住持,火烧琉璃殿的危机时,他带领僧侣果敢扑灭火势,并重建寺庙。常建开展禅课、抄经、募资修建禅堂的活动,认为只有广泛团结大众,发扬禅宗精华,才能支撑佛教壮大。在他的领导下,禅宗迎来了新的一波兴盛。
题破山寺后禅院
长安有个山丘,名曰玄岳。山上高耸着一座寺庙,那就是南朝梁时由僧人神秀兴建的“破山寺”。此寺到了唐代中唐时,已然破败。长安名士李白和杜甫都曾在此留下过名句。但是真正扬名的,却是常建为此题写的一首《破山寺后禅院》。这首诗通过“禅院”与“破山寺”之间的对比,表达了人性中纯净和浊世中污浊的反差,抒发了对禅修生活的推崇。这首诗被喻为唐诗中的禅宗经典,成为禅宗诗歌的代表作之一。常建在创作时,深深扎根禅宗修行的思想中,此诗也为他赢得门人信服,更为禅宗流传积聚了丰富的文化内涵。
责任编辑:WordAI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/及图片/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/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3237157959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