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佳答案宿建德江:流淌着诗人的情感 宿建德江,这首名篇自唐代大诗人杜甫手笔所写,直接将诗人的名字融入到了诗中,表达了他在建德江畔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感。这首诗,诗人怎样向读者表达了...
宿建德江:流淌着诗人的情感
宿建德江,这首名篇自唐代大诗人杜甫手笔所写,直接将诗人的名字融入到了诗中,表达了他在建德江畔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感。这首诗,诗人怎样向读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呢?
第一段:入夜闻钟
诗中,诗人以听钟为引子,述说起自己内心的感受。他说:“钟鸣何处?山阴路转廊坂头。” 这里,“钟”不单单是一种时间的体现,也是一种文化传承。在古代,各地的城镇都会建造钟楼,响钟报时,也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义务和文化活动。而在这个初冬的夜晚,举步的诗人被远处传来的钟声所吸引,而此时的深夜更显得寂静与冷清。他说:“微雨湿透沉烟,草色依稀见马蹄。” 这时,就出现了一个“微雨”的形容词,使原本冷清的夜色又添了一份凄凉,也形成了与“沉烟”相互映照。而“草色依稀见马蹄”又使寂静的夜晚中,显现出熙熙攘攘的行人与路过的马匹的痕迹,这种情境的转换却恰恰是因为广袤的江水在他的眼前,给他的心灵注入了一股无限温存。
第二段:思故人
在第二段中,诗人情感的表达更加浓郁。他说:“梦里不知身是客,一晌贪欢。” 这位大诗人一生无休无止地离开故园,历尽艰辛来到千里之外的陌生地方,究竟有多少个夜晚,他在梦中劳神休息,能看到友人、亲人的身影呢?直到此时此刻,站在建德江畔,他的内心才得到释放,才不再形单影只,感受到了温馨与安心。但是“一晌贪欢”的兴奋之情,便为“身是客”所打破,这时的他,念及故里,忧思爱恋,“红楼隔雨相望,罗幕轻寒,燕子双飞去。明月不谙离恨苦,斜光到晓穿朱户。” 这里,他用了“隔雨相望”“罗幕轻寒”这样的贴切词语,画出来的是一个个熟悉的场景,邻家的神秘和红楼的绝美,让人无比想念。而诗人远离家乡的相思之感,却是用“明月不谙离恨苦,斜光到晓穿朱户。”这种浅显易懂的形象来描述的,十分恰当。
第三段:思古
在最后一段中,诗人透过“思古人”这层表层的情感,揭示出自己对于时代沧桑变迁的感受。他说:“长记平冈尘苦,劝君更尽一杯酒。西出阳关无故人,人生何处不相逢。”“长记平冈尘苦” 体现出诗人历经千辛万苦拼搏的精神面貌,有着深刻体验。此句话的“长记”和“尘苦”形象鲜明而真实,也代表着他的内心历程。而“劝君更尽一杯酒”,就是他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扮演。面对艰难险阻,杜甫选择的是乐观开朗的情感,这或许也是他获得唐朝大诗人之名的原因。他又说“西出阳关无故人,人生何处不相逢。” 可以预见诗人旅途一路波折,身边缺少了故人的陪伴,得到深刻的启迪。人生苦短,她的路途上我们必然会与各国别有心肝、性格迥异的人相逢,这是值得欣慰的。通过诗歌,杜甫不仅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,也引领我们思考着我们现在的人生。